[老人院][護老院][安老院]七旬婦入院驗身 卻壓迫至抑鬱欲自殺 而今仍有陰影

[老人院][護老院][安老院]入讀長者大學32年 武漢婦年近百歲不畢業:學習是我最大追求
四月 11, 2018
[老人院][護老院][安老院]長者貼紙自製關愛座 日本網民轟恃老賣老
四月 12, 2018

[老人院][護老院][安老院]七旬婦入院驗身 卻壓迫至抑鬱欲自殺 而今仍有陰影

隨著本港人口老化情況持續,根據政府統計處推算65歲及以上的長者人口,在未來20年將增加逾一倍,香港社會亦會於10年後迎來「高齡海嘯」,當中不乏隱蔽長者的長者或雙老家庭。

根據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2016年報告,最高自殺率的年齡組群是「70歲以上」,佔第二的組群則為「60-69歲」,情況令人擔憂;然而他們有輕生的念頭,來自不同原因 ,有人甚至因為住院環境壓迫留陰影而引致。

王婆婆(右一)指出,幸好當時有位社工得悉她的情況,堅持要她去求診,現時逐漸康復。(文雪萍攝)

王婆婆(右一)指出,幸好當時有位社工得悉她的情況,堅持要她去求診,現時逐漸康復。(文雪萍攝)

「心入面形住,唔洗幾耐自己都會咁」​

住在天慈邨的獨居長者76歲王婆婆稱,於2016年中因血壓過高入院檢查3日,然而那3天的經歷,至今仍像夢魘一樣存在,她憶述道:「右手邊個阿婆插晒喉,左手邊另一個阿婆又成日嗌救命,我覺得,自己會好快變到佢哋咁!」

她指,自己性格開朗、喜歡外出和經常臉掛笑容,惟住院環境壓迫,以致她出院後,仍經常夢到住院的情況,使她出現失眠及坐立不安的抑鬱症狀:「心入面形住,唔駛幾耐自己都會係咁。」

王婆婆續指,雖然自己有子女,但他們經常往返國內工作,有的甚至居住在內地,王婆婆說:「都有打電話嚟問候下我,但唔係可以成日返嚟探我。」

幸得社工察覺 上門帶同到醫院求診

王表示,當時有位社工得悉她獨居,以及出院後,出現自殺傾向,經常失眠及坐立不安,情況出現問題,遂堅持要婆婆去求診,甚至上門與她一起到醫院。

王婆婆憶述當時自己情緒很差,多次拒社工的好意,甚至鬥氣說:「如果我睇完醫生都好唔返,就唔好嚟煩住我!」最終經醫生判斷,王婆婆要依靠藥物治療,時間經過4個月,於去年初,情緒才開始變得平穩及逐漸康復,但坦言至今仍對入院都存有恐懼。

按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2016年報告,以每10萬人口計算,70歲以上的長者自殺人數是26.09,為全港自殺率最高年齡組別,更是10至19歲青少年組別的6.6倍,而60歲至69歲長者的自殺人數則為17.72,是全港自殺率次高年齡組別。

長者難察覺自己患情緒病 沒能就此向外界求助

「杏林覺醒」成員老人科醫生馬仲儀指出,不少長者出現情緒問題時,沒察覺自己或患有情緒病,僅認為是身體毛病,故沒就此向外界求助:「佢哋唔同青年人,就算有情緒問題只會認為喺身體唔舒服。」

而有長者或會因驗出患有長期病患,一時間難以接受,導致心理上有很大衝擊;她指,獨居長者遇到情緒問題時,亦會因沒有照顧者的關係,難以獲得社區支援及處理。

現時社區不少長者在身心靈上都各有需要。(資料圖片)

現時社區不少長者在身心靈上都各有需要。(資料圖片)

醫生:社區缺乏全天候長者情緒支援服務

馬仲儀指出,不少獨居長者育有子女,無奈他們有自己家庭及需長時間工作,難以經常探望長者:「仔女平時又長時間工作,未必可以每星期都探到佢。」

她表示,觀察到近年政府有增加老人支援撥款,不少社福機構亦加強「巡樓」,了解獨居長者的需要;雖然在關注長者的問題上有進步,但隨著社會人口老化,長者服務需求增加,政府未能多方面顧及社區長者需求:「宜家好似頭痛醫頭痛,腳痛醫腳痛。」

目前社區缺乏全天候長者情緒支援服務

她又指,目前不少社區支援服務以硬件性質為主,例如社福機構提供的送飯服務及陪診員服務等。馬續稱,醫管局亦有提供精神科社康護理服務,將醫院的護理服務伸延至病者家中,包括到門探訪等,惟目前社區缺乏全天候長者情緒支援服務,難以顧及到其情緒需要。

建議政府從房策下手 建造長者子女同住空間

她指出,過往房屋政策較少興建大型公屋單位,使不少子女在成家立室後,因單位面積未能容納所有家庭成員,使子女被迫與長者分開居住:「尤其體弱長者要用到輪椅,需要嘅空間就更大。」馬仲儀認為,政府應就房屋政策下手,改善及建造長者和子女可一同居住的環境,讓子女可擔當照顧者的角色,關心長者的情緒問題。

發表迴響

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。 必要欄位標記為 *

招募義工 | 支持益善之家 轉贈物資